化学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教案1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实验1-1]-[实验1-5]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
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
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1-2]胆矾的粉碎
[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
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
【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
得到:1、定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课堂练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1)熔点和沸点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
熔点:熔化的温度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1-5]闻气味的方法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吸热和放热、发光等。
4、联系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教学教案2第三章 物质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习“第三章 物质的量”。
物质的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怎样与宏观的便于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呢?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第一节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一 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
基本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物质的量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单 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摩尔
开尔文
坎德拉
符 号
m
kg
s
A
mol
K
cd
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表中分别列出了它们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从中可以看出,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正如1kg有多重,1mol有多少个微粒呢?
2,物质的量的基准
请大家从教材45页的第二段中找出答案。
阅读提纲:
1、0. 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多少?
2、多少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与1mol粒子中的粒子数目相同?
3、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常数的值,该常数的符号为 ,其近似值为 mol-1。
……此处隐藏10915个字……你能悟出什么?
[回答]学生描述(虽然知识点较零散,但都与CO2有关,可以由CO2把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
[引导归纳]让学生尝试画出主要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可查资料帮助)。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内容较复杂,是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后对这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引入时,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铅笔芯入手,引起学生对第六单元的回忆。这贴近生活的直观引入为这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整堂课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活动,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与乏味,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清晰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由于本单元中物质的转化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我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投影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知识的建构。
通过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老师不断地把问题抛出去,老师尽可能创造不同的情景和提示,勾起学生的回忆,学生在说中整理归纳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充分地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德育
本节课中讲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气体是有毒气体,能污染大气。因此,抓住这一机会,再一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一堂课准备充足,上完课后觉得收获不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整节课的容量稍过大,使得复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间过紧。有些问题提得不够深入,学生未经过思考就可以答出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教学中改进,努力摸索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把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一个层次。
化学教学教案15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可分性的观点。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认识分子的特征。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1、香水为什么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
2、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干的比较快?
3、白糖放在水里为什么不一会就没了,而水变甜了?发现问题。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提出研究主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
新课学习: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1、【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发展简史。
【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出示图片】a、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b、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得出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3、【教师举例】说明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边听、边看得出结论: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活动与探究二:分子的特征
1、【思考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看不见,水却能看见?
【得出结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思考问题】水为什么能变红?
【出示图片】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
【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3、【思考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成立吗?
【演示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
【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
运用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实验与探究认识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
活动与探究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1、【思考问题】前面我们做过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水蒸发和水电解一样吗?为什么?
【得出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回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讨论、交流、回答。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总结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分子的特征,从分子的角度深入了解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知道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在讲授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时,先给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试图让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种微粒,各几个?
②这些微粒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③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从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结果学生对微粒模型图不熟悉,回答前两个问题很困难,对后面的问题就更无从入手了。这样尝试之后就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只在“分子、原子关系”“物理、化学变化实质及主要区别”等处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力求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在哪里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主线。